苗木產業是綠色產業,也仍然是朝陽產業,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,苗木產業規模巨大,到現在,也確實到了該調整的時候。就整體銨鹽,現今苗木價格大幅下滑,苗木大量積壓,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寒冬,到目前為止,并無緩和跡象。究其原因,一是大環境所致,產業
結構調整導致多方面均受影響。二是供需不對等,導致天價苗木現象的出現,引起了供需的大反轉,導致了苗木行業的畸形現狀,而撥亂反正的調整是不可避免的,
那么如何調整呢?
調整不是由誰來主導,而是市場行為,調整落后的、粗放的、低效的苗企。華夏認為,調整將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苗木價格降低,定價趨于理性,這是
苗木市場供需逐漸達到均衡決定的。企圖在本行業一夜暴富是不大可能了。苗木經營者應保持好的心態,穩步經營,持續經營,“開百年店,種常青樹”。這五種問題讓苗木人困惑不已a
苗木種植面積縮減,產量減少,這個表現是價格決定的。一些跟風進入苗木行業的投機者,將因利潤降低而退出本行業;一些粗放經營者因技術不強、不懂營銷、經營成本高而遭到淘汰。
鄉土苗木將回歸本位,重新成為生態環境建設和園林綠化的主角,生產和應用的數量都會增加。以前過度重視引進外來樹種的現象將得到扭轉,這也會使苗木的生產成本降低、價格下降,降低綠化企業的負擔和政府投資。
市場將會細分。分工能提高效率是經濟學的定律之一。小苗培育和大苗培養將會細化為專門的苗木企業。培育小苗由于需要更高的技術、更精細的管理,
將會分化出來由專業人士經營。大苗生長周期長、前期投入大,因而需要有實力的投資者。大苗生產企業將通過提高機械化作業程度來降低生產成本。
園林綠化苗木市場需求依然可觀,但不會“集中放量”,也不會再有“天價”苗木,各類、各種規格的優質苗木將會得到市場追捧。
生態環境建設、造林用苗市場巨大。從“十三五”初到“兩會”的生態建設,我國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3.04%(我國現在的森林覆蓋率是21.63%)。這意味著近5年,國家將增加綠化造林面積約135360平方公里,合1353.6萬公頃,這會產生極大的需求和商機。